本文目录一览:
瓜达尔港到中国的铁路什么时候通
1、预计2040年建成通车。中巴高铁修建将对中国的能源输入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完全开发,瓜达尔版港能将被陆地包围权的中亚与世界其他部分更好地连接起来,强化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瓜达尔港到中国的铁路预计2040年建成通车。
2、没有。根据查询中国有铁路局官网得知,瓜达尔港到喀什的中巴铁路截止到2023年5月18日,仍在进行建设,并未完工,没有开通。喀什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区。
3、而中巴铁路走廊计划无疑会使中国的能源供给更加安全。
4、南疆铁路北起吐鲁番,南到喀什,全长约1500公里。1974年动工新建,1999年底通车运营。2014年12月28日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以下简称“吐库二线”)开通运营。
5、中国与巴基斯坦目前正在讨论修建连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公路和铁路,起点在中国新疆的喀什,终点则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所以是还没有通车。通车,意思是铁路或公路修筑完成,开始行车。
印度为何如此惧怕所谓的中国环印珍珠链战略
在美国一些战略学者看来,中国要发展蓝水海军就不可能没有补给基地,于是他们炮制出所谓中国的“珍珠链”战略,声称中国正透过资助等各种方式取得军舰海外停泊基地。
实际上,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一带一路”的焦虑。毕竟,将南亚和印度洋当成自家“后花园”的印度,不希望别人轻易“染指”自己的地盘。 不妨来看看印度官方的表态。
测试中国在国家战略和领土问题之间的取舍。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希望发展中印关系,这基于印度的发展潜力和印度在“一带”和“一路”之间的战略位置。
逻辑分析中国威胁的不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中国在印度洋有自己的利益,但中国海上利益的集中点不在那里。中国发展海上力量,主要还是立足于维护自己的海上权益和合法利益。
其他“珍珠”还包括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以及泰国等。在美国一些战略学者看来,中国要发展蓝水海军就不可能没有补给基地,于是他们炮制出所谓中国的“珍珠链”战略,声称中国正透过资助等各种方式取得军舰海外停泊基地。
一旦开战,则立即通过政府声明的方式,通告印度方面和全世界,明确告知他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目标,即我军在藏南的军事行动不是入侵印度,而是收复领土,也就是说,只要收复印度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即可结束军事行动。
印度接管了伊朗的恰巴哈尔港,能够对抗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吗?
印度接管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对印度来说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至于能否与我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相抗衡,可以直接的说,短期内恰巴哈尔港根本行不成对瓜达尔港的影响。
据新闻报道,印度12月24日正式接管伊朗的战略港口恰巴哈尔港,可以直接“对抗”中国在巴基斯坦经营的瓜达尔港。伊朗恰巴哈尔港以印度于12月24日正式接管而落下帷幕。
印度12月24日正式接管恰巴哈尔港,这个港口对印度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印度可借这个港口绕过巴基斯坦,直接向阿富汗运送物资。印度经营恰巴哈尔港,也被视为是“对抗”中国大陆在巴基斯坦投资经营的瓜达尔港。
印度这么想要控制伊朗的这个港口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通过恰巴哈尔港可以使印度的海运路程最少缩短800公里。
恰巴哈尔港位于伊朗东南部,濒临阿曼湾,距离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约100公里。除了在贸易联通上与瓜达尔港竞争,印度还可以借此监视中国军舰在该区域的进出。
从地理位置上看,伊朗恰巴哈尔港距瓜达尔港不到100公里。如果印度、伊朗和阿富汗能够建立新的海上通道,那么意味着这是一条新 “出海口”。
珍珠链战略的不同观点
而“珍珠链”战略的有效性则并不重要,但中国海军能力的投送及其背后的合理性则更为重要。
珍珠链说的就是岛链又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实际上,“第一岛链”从地理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是源于冷战时期。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而是针对苏联的。
中国正采取一种“珍珠链”式的战略:“中国正在从中东到南中国海的海上航道沿线建立战略关系,表明了它保护中国能源利益并同时为广泛的安全目标服务的防御与进攻态势。
六颗所谓“珍珠”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孟加拉国:报告称中国正加强与孟加拉国政府的关系,并在吉大港修建一个集装箱港口设施,“以寻求比原来大得多的海军和商业入口”。
中国的一贯政策——不外设军事基地声称中国在发展“珍珠链战略”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是典型的从冷战思维出发的猜测和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