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今年盈利真要破百亿?长安账面盈利虚增背后有虚火
- 2、2023年上半年:自主车企的荣光与压力
- 3、5月车企排名出炉:前五强自主品牌占四席特斯拉排全市场第九
- 4、自主销量占比超85%,长安“科技越级”初见成效
今年盈利真要破百亿?长安账面盈利虚增背后有虚火
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多家投资机构都对长安汽车给出了“买入、增持、推荐”的评级,全年盈利预期最高超百亿元之巨。
每个人心里都有数,在这样的环境下、在114个中国汽车品牌内卷竞争当中,要想实现盈利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长安汽车做到了。
钱赚的最多,公司现金流越来越差,说明企业经营出现巨大问题,可能企业赚的只是账面利润,比如大规模赊销,可货款根本回笼不了,资金有去无回,这种企业一旦风向改变,赊销款就会成为呆债,不得不计提损失,利润就成为亏空。
账面未分配利润如果是真实的,那就依法交税后进行分配,很多企业多半是账务处理有问题。
的确,以长安深蓝SL03这款车为例,假如3月份销量能破万,也就是其海报上所说的限量1万台,按照2万元的现金优惠来计算的话,相当于长安深蓝拿出了2亿元现金参与“价格战”。参考长安集团官宣的“百亿钜惠”,其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2023年上半年:自主车企的荣光与压力
年上半年销量前十的榜单中,一共上榜了5家自主品牌。按照发展路径,这五家车企各有各的绝招,实现了各自的崛起。因此,这5家车企也因此发生着分化。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热销,比亚迪汽车在上半年取得了128万辆的成绩,在自主与合资之间都一骑绝尘,一举夺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两项殊荣。
如果说2023年自主品牌传统三强有什么不同,那么就是从头部自信,陷入了“比亚迪危机”,三家各自的支柱车型哈弗HCS7博越因比亚迪宋PLUS的到来备感压力,长安和吉利还要承受秦PLUS对逸动家族、帝豪家族的压力。
5月车企排名出炉:前五强自主品牌占四席特斯拉排全市场第九
作为国内乘用车企的销量冠军,5月份,比亚迪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销量29万辆,同比增长104%,1-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经超过96万辆,成为国内第一个即将完成100万辆的车企。
与销量和份额走势相一致的是,5月头部自主在车企销量前十中的排名也越发靠前。
具体来看,2023年5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三的车企分别是:比亚迪汽车、一汽大众和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蝉联冠军,5月份单月销量再破22万辆大关,占市场份额17%。
从数据来看,在今年前五月有五个品牌销量超过10万辆,销量前三的品牌分别是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和大众,比亚迪完成对宝马的赶超,跻身排名第四。排名第一的是特斯拉,其以绝对的优势领先众多品牌。
在5月豪华品牌销量榜中,当属宝马的表现最为突出,宝马5系跻身燃油车销量排行榜前10,宝马3系也有着不俗的销量表现,贡献了12947辆的单月销量。
主要是“从下面冲上来”的自主品牌。头部车企的销量排名:从5月销量看,比亚迪稳稳排在第一,当月销量达到了21万辆;一汽大众排第二,5月销量为15万辆;上汽大众去哪了?排名被挤到了第五,销量为5万辆。
自主销量占比超85%,长安“科技越级”初见成效
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长150.06%,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56%。这对于长安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而言,如何提速并成功转型新能源仍是一个较大的困扰。
年,长安福特销量腰斩,长安马自达下滑近20%;占总销量80%的自主板块同样表现不佳,下滑15%。由于销量下滑,长安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总额高达247亿元。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海外板块,1-6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13%,坚定了发力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的品牌实力与发展信心。
包括一汽、上汽、广汽、东风在内,几家国企大厂都有明显的“外强中干”问题,也就是说合资品牌无论体量、销量、影响力都超过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唯独一个厂商例外,那就是长安汽车。